發布時間:2025-05-10
瀏覽次數:66
光伏支架作為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支撐結構,直接影響發電效率、安全性和使用壽命。以下從類型、安裝方式、注意事項三方面展開系統介紹:
固定式支架
地面固定支架:
通過預埋件或打樁固定于地面,角度根據緯度設計,適用于大型地面電站。
屋頂固定支架:
采用夾具、配重塊或化學錨栓固定于屋頂,分為斜屋頂、平屋頂專用型號。
跟蹤式支架
單軸跟蹤支架:
沿東西或南北軸旋轉,追蹤太陽方位角,發電量提升15%-25%,適用于高日照地區。
雙軸跟蹤支架:
可同時追蹤方位角和高度角,發電量提升30%-40%,但成本較高,多用于科研或高端項目。
柔性支架
通過鋼索張拉形成網狀結構,實現大跨度、無立柱安裝,適用于山地、水域、農光互補等復雜地形。
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支架
與建筑構件(如幕墻、采光頂)結合,兼具結構支撐與發電功能,需滿足建筑安全規范。
地面固定支架安裝
基礎施工:
根據地質條件選擇螺旋樁、混凝土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,確保垂直度與水平度。
支架組裝:
采用模塊化設計,通過螺栓連接主梁、檁條,調整角度至設計值。
組件固定:
使用中壓塊、邊壓塊固定光伏板,確保排水坡度與防風間隙。
屋頂分布式支架安裝
屋面評估:
檢測屋頂承重、防水層狀況,選擇輕量化鋁合金支架或非穿透式配重方案。
導軌鋪設:
沿屋脊或垂直方向鋪設導軌,使用專用夾具固定,避免破壞原有防水層。
組件排布:
根據朝向優化組件間距,避免陰影遮擋。
跟蹤式支架安裝
機械安裝:
組裝立柱、旋轉軸、驅動電機,調整回轉減速機精度。
電氣連接:
接入控制箱、傳感器,設置追蹤算法(如天文算法或光敏傳感器)。
調試校準:
測試跟蹤精度與抗風性能,確保極端天氣下自動保護功能正常。
柔性支架安裝
鋼索張拉:
通過預應力張拉設備調整鋼索張力,形成穩定網狀結構。
組件固定:
使用專用卡扣將光伏板固定于鋼索,確??癸L振性能。
地質與結構評估
地面項目需進行巖土勘測,避免軟土、回填土等不穩定地基。
屋頂項目需核算荷載,確保建筑結構安全。
材料與防腐
支架材質需符合國標(如Q235B、6063-T5鋁合金),表面熱鍍鋅或陽極氧化處理。
沿海地區需采用不銹鋼或更高防腐等級材料。
防風與抗震設計
根據《建筑結構荷載規范》計算風壓、雪壓,支架系統需通過風洞試驗驗證。
地震帶項目需滿足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》,采用柔性連接或減震裝置。
電氣安全
支架與接地網可靠連接,接地電阻≤4Ω。
避免金屬件與電纜直接接觸,防止電化學腐蝕。
合規性要求
提交支架系統載荷報告、產品認證(如TüV、CE)至當地電網公司備案。
屋頂項目需辦理消防、防雷驗收手續。
運維預留
設計檢修通道,組件間距≥50mm便于清潔。
跟蹤支架預留維護平臺,電機、控制器需防塵防水(IP65以上)。
經濟性優先:選固定支架,成本低、維護少。
發電量敏感:選單軸跟蹤支架,適用于工商業電價高或土地成本低區域。
復雜地形:選柔性支架,減少樁基數量,降低生態破壞。
建筑一體化:選BIPV專用支架,滿足美學與結構雙重標準。
通過科學選型、規范安裝與嚴格驗收,可最大化光伏系統效益,確保25年生命周期內穩定運行。